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甭管他们心里怎么想,但事实就是,大唐的乡绅阶层对帝国的农村地区的建设,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这也是直接推动了大唐的基础教育发展,要不然的话,光光是依靠官方想要短短二十几年内,就把全国范围内的适龄男童的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李轩对于目前的这种入读率高,但是退学率也高的情况还是不太满意的。
 他认为,哪怕是一个农民,哪怕是一个工人,最少也得具备小学文化的水准,至少读写要会,基本的算术要会,然后对世界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不能搞的太愚昧。
 针对目前小学阶段退学率太低的问题,李轩也是准备最近两年解决掉。
 怎么解决?
 其实很简单,继续降低学费就行了。
 现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供应一个孩子上小学,都得咬着牙死撑。
 那么李轩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情况变成普通农民家庭可以不用太吃力的供养小孩读完小学。
 降低了普通家庭供孩子读书的负担,自然也就能够让退学率降下来。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宣平三十六年,对于大唐帝国来说连续发生了好几件的大事,首先是石油工业大爆发,石油制品煤油开始普遍进入帝国子民的家庭。
 受到石油产量的大幅度飙升,同时帝国对石油行业的压制,通过拆分石油公司、扩大石油行业的牌照再加上直接的行政干预,使得煤油的价格开始出现了大幅度降低。
 煤油在宣平三十四年的时候,其价格还维持在四角左右的高价,但是在宣平三十五年的时候就是降低到了两角左右。
 然而等到了宣平三十六年的下半年,煤油价格已经是普遍降低到了每升一角以下,部分临近石油产地的地区,省却了昂贵的运费之后,价格还会更低,比如说西北地区,比如说东部沿海地区,其煤油价格普遍已经是跌倒了七八分钱。
 低廉的价格,让煤油开始真正的进入千家万户,点亮了帝国的夜空!
 但是因为市场变的更加庞大,同时总产量也是急剧增加,各大石油公司的利润率虽然大幅度降低,但是总利润却是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石油工业的变化,只是宣平三十六年帝国诸多改革的一个小变化而已。
 真正的大变化还是农业税改革以及制定了工作时长以及最低薪资水准。
 十月份,大唐朝报上正式宣告了在明年一月一日开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最低工作薪资以及限制工作时长的标准。
 同时在承天府这个天子脚下的地方展开试点,从十月份就开始施行,用两个月作为铺垫,吸取经验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选择在承天府内施行,不仅仅是因为承天府乃是天子脚下,更重要的还是这地方基本没什么工厂,工厂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执行起来比较容易控制。
 毕竟只是试点,一开始搞的规模太大,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想要挽救也比较困难。
 如果规模小的话,就算是出了什么差错,也能够轻易的改变过来,不会造成太大的动荡。
 这几个政策,都是和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自从大唐朝报上宣布了这个消息后,可以说是举国关注。
 就算是远在宁波那边折腾着新炼油厂的左成生,也是颇为关注此事。
 为此还专门召开了公司的管理层会议,就是讨论此事对他们这个刚成立,连工人都还没有招募齐全,还处于建设当中的炼油厂的影响。
 而一群管理层,尤其是人事部门在经过详细的计算后,觉得这两大政策对他们炼油厂的影响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他们炼油厂好歹是属于高新技术工厂,抛开管理层以及技术骨干不提,就算是普通员工也都是有技术的员工,至少他们招募员工的时候,都是限定了至少也要小学毕业。
 而且因为炼油厂的性质,他们也不可能招收什么女工和童工。
 整个工厂里,除了少数做饭、扫地从事后勤的大妈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女性员工。
 他们工厂的员工薪资也是远远超出了制定的最低薪资标准,他们的普通员工薪资都能够达到五六元以上,稍微技术高一些的员工,薪资都是十元往上的。
 没办法,这年头的炼油人才稀缺的,大家都在抢人,所以开出的薪资都比较高。
 这也是目前两大福利政策的片面性了,那就是对于不大规模使用童工、女工的企业,基本没什么影响。
 至于工作时长嘛,十四个小时工作时长和没说差不多,除非是黑心老板外,其实现在大家也不会让员工工作这么长的时间。
 影响最大的,还是大量使用女工、童工的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以纺织业为甚。
 目前的很多纺织业,使用的都是女工和童工,这一大政策势必会给它们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时间,上海那边的股票交易所里,纺织类的相关企业股票都是暴跌。
 但是市场反应强烈,众多纺织工厂主说着活不下去了,要破产了,但是依旧没能让官府打消施行这一政策的决心。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经过御书房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下来的政策,还是圣天子亲自首肯的政策。
 怎么会轻易变动!
 两大福利政策即将施行,各大企业,尤其是纺织类企业都是开始寻找各种方法谋求生路了。
 一开始有人叫嚷着,既然限定了工作时长和最低薪资,那么他们纺织企业将会一股脑的把女工和童工全部开除,换用男工。
 到时候他们要看看,官府怎么面对凭空多出来的无数失业的女工和童工。
 但是,当他们的会计师和人事部门的管理层一仔细算,发现全部换用男工的话,成本将会大幅度上涨,比限制最低薪资和最长市场的女工以及童工,依旧要多出来几十个百分点呢……
 所以,开除女工和童工也就是一个笑话了。
 但是只涨人工成本也不行啊。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工厂主如果还想要维持高利润的话只能是涨价了!
 于是乎,棉纱、棉布等纺织类产品,就是开始涨价了。
 这一点已经是在帝国高层的预料之内,涨价就涨价呗!
 帝国的纺织业规模是非常庞大的,虽然消费市场大,但是纺织企业也多,这也意味着竞争大。
 你涨价了,别人家不涨价,瞬间就能够把你的市场全部抢走!
 在这个浪潮下,民间资本控制的纺织企业自然是反抗声音最大的,叫嚷着开除女工,涨价的都是他们。
 但是纺织业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国企部所属企业以及皇室资产科的企业,尤其是国企部所属的各类纺织企业,数量可是非常庞大的。
 有国企部全资控股的,有地方衙门财政控股,国企部管理的企业,这些都是属于国企部所属企业,而这一部分企业的规模非常的庞大。
 这些国企部所属企业里,对于管理层来说赚不赚钱虽然也重要,但是配合官府执行各项措施更重要。
 所以,这一场风波中,国企部所属的所有纺织类企业,其管理层都已经是接到了来自官方的直接命令,必须配合衙门推广两大福利政策的顺利实行。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诡异的发展
 李轩为此还直接发出了训令,要求国资和皇资各企业,必须保持市场稳定和就业稳定。
 也就是说不得无故大规模开除女工、童工等,同时也不允许短时间内大规模涨价!
 一切以稳定为重。
 至于说这么做会导致利润降低。
 那就降低呗,国资企业和皇资企业,赚不赚钱并不重要。
 反正这些都是劳动密集产业,现在竞争又大,就算赚钱也赚不了几个钱。
 刚搞没几年的石油产业,国企部所属的各大石油公司上缴的利润就超过了纺织企业的三倍之多。
 所以,不赚钱也没啥,稳住就行。
 只要国企部所属企业和皇室资产企业稳住了,那么就代表着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纺织企业稳住了。
 如果那些民间资本的纺织企业不知死活非要搞涨价,国企部和皇室所属的纺织企业会让他们知道市场竞争有多么的残酷!
 他们可以拍着胸脯保证,前脚民间资本的纺织企业刚涨价,后头他们就能抢走所有的纺织业市场。
 换用男工不行,涨价也不行,那么怎么办?
 直接破产倒闭?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虽然人工成本上涨了,导致利润降低了,但是好歹还赚钱不是,只是以前能赚一百,现在只能赚八十。
 为了已经损失的二十,再把还有的八十扔掉,他们可不会这么干。
 商人嘛,是不会这么意气用事的,赚钱发财才是他们的重点。
 所以他们一边叫苦一边又是不肯放弃,最后没办法,还是只能接受两大福利政策。
 至于说直接抵抗政策不施行,他们还没胆子这么干。
 大唐帝国的商部等机构,对企业的管理虽然松了一点,但是不还是有一个税部嘛!
 他们税部倒是不介意你怎么做生意,但是你如果不遵照两大福利政策走的话,那么只能是偷偷摸摸的来,比如说账本什么的就得作假啊,银行那边的流水也得作假。
 但是你这一作假,就意味着有大量的非法收入,而既然是非法收入,也没几个人有胆子光明正大去交税,如果不交税,那么税部就会找上门来。
 可别指望能够瞒过税部的耳目,隐藏非法收入。
 如果老老实实交税,工商也会找上门来。
 毕竟就算管理松懈,各地的工商部门也不会看不到这么大一个漏洞啊。
 因为税部过于强悍,所以目前的大唐帝国,正规的企业机构其实是很难作假的。
 倒是一些大规模实行现金交易的小商家,小作坊之类的成为了偷税漏税的重灾区,只是税部虽然牛逼,但是也没牛逼到随时监控民众的现金交易,他们顶多也就是监控银行账户而已,一般也是监控企业机构的公用账户,或者是士绅商人们的私人大额账户。
 对普通的私人账户一般也是不搭理,毕竟普通人也没几个钱,收税也收不上来多少,而税务官员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