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许大人官场实录-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个是村东头的二子,家里的老母亲去年也没有,寻思着待在家里也没意思,我让他继续念书他也不肯,总是想着出去挣钱。你也知道我们许家村根基不深,二子读过书,我这边还真是找不到好的事情给他做,跟着你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你不看着我们的县令大人上任的时候都带着还多丫鬟小子的么,还有什么师爷之类的。别的我不知道,但是自己人总是用的放心一点,你说是吧。”

    听着阿爷这么说,许哲也知道自己不能拒绝了:“阿爷我知道了,你放心,都是一个族的,我绝对会善待他们两个,以后如果有机会,该推得时候我绝不怂。”

    “哎,应该的,应该的。”阿爷点着头,头上的簪子随着他的举动不停的晃荡:“那什么天色不早了,我也回去了。你们今天洗洗早点休息,明天记得早上去祠堂,把你媳妇也入了进去。”

    “这么早?”按着宗族规矩,新媳妇向来得等到生养下儿子才能进祠堂登记在册,这也可能是女人一生唯一一次活着进祠堂的机会。进了祠堂,就代表整个宗族的认可,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宗族都是自己的后盾。就算是休弃,和离,只要不是十恶的罪孽,死后依旧可以享受族人供奉的烟火。这对于古代的族人尤其是女人来说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甚至不亚于小登科。

    知道许哲理解错了,阿爷赶紧摆手:“不是入名册,是入碑。”

    “你不是中了么,族里寻思着就想建个文人碑。以后所有秀才以上的族人全部刻在碑上,”双手比划着,阿爷兴奋的说道:“我们准备了一个这么高这么大的青石碑,老伙计亲自动手,把他打磨的又滑又亮,竖在那里顶好看了。你是族里第一个中的,原就该刻在第一个,到时候你媳妇一起去,一起去看,光宗耀祖啊,哈哈哈”

    许氏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在阿爷面前,双眼潮红,眉毛飞起,不时低声的喃喃着什么,紧紧的握着扫把,可怜的扫把不时发出‘嘎吱’的声响,不用怀疑,这将是它在许家的最后一天了。许哲看着两个进入兴奋状态的人,无语的摇摇头。对于从小生活在无宗祠观念的他来说,虽然可以从记忆中了解这个事件,却始终无法真正的理解它。春分拖着一把比人还要高的扫把,面无表情慢悠悠的走过去,似乎没有收到任何的影响。

    带着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阿爷晃悠悠的出了门。许氏也恍恍惚惚的走进厨房不知道在念些什么,春分又是万事不操心,一心烧水,烧饭的样子,许哲看着莫名其妙的一家人,实在是。。。

    另外,对于晚上许氏的严重发挥失误,许哲看着第三把折在许氏手里的筷子,

    忍了。

    第二天公鸡尚在屋里休息,许哲就听着身边传来不断的翻来覆去声。想了想,许哲宽慰的拍拍许氏的肩膀:“没事的,不过是走个过场。你就当是提前认认祠堂的样子,省得下次进去不认识路。”

    见着吵醒许哲了,许氏就直接坐了起来:“这么大的事情,我怕我做不好给你丢脸。”

    “这有什么做不好的,不就是普通的一间屋子么,就是大了一点而已。”干脆也翻身坐了起来,许哲一手搂着许氏,一边慢慢回忆记忆中的祠堂。

    “嗯,四四方方的院子,坐南朝北的,进去对面是个石屏风,绕过屏风就是个大院子,栽满了大树,夏天进去可凉快了。就中间空了一条小石子道。道路尽头一间大屋子,比我们家堂屋还要大些。不过看着外面那么多树,我估摸着老祖宗们待在里面一定觉得暗。”

    “呸呸呸,”拐了许哲一肘子,看着许哲刻意做的的苦脸,许氏忍俊不禁:“那有你这样编排自己祖宗的,当心他晚上,呸呸呸,我在说什么昏话呢,都是你!:说着又拐了许哲一肘子。

    “娘子我好怕怕啊”拉着奇异的腔调,许哲猛的栽到许氏的怀里,笑着在她怀里打了个滚。许氏被他弄得顿时痒痒起来,“起开,起开,什么样子。”只是推的力道越来越小,声音越来越低,渐渐也就不可闻了。

    两人在床上做了一会子妖,也没了睡意。许氏干脆就起来翻箱倒柜的找早上穿的衣服了。因为是新嫁娘,穿红的最是适合不过。不过赵家娇惯,即便红衣裳也有好几套,许氏便一套套翻出来上身看看想穿哪件,时不时还问问许哲的意思。

    看着她不再担惊受怕的,许哲也就任她折腾了。嘴里还拿出之前陪着老妈逛街的劲,不停地附和两声。只是暗地里摸着刚刚的那两拐子,也不知道淤青了没有。

    至辰时,早已穿戴一新的许哲领着许氏来到了宗祠门口,外面满满圈圈的围着全是人。阿爷领着众位族老肃穆的站长最前面。看见许哲过来,朝着周围点点头,即刻有人高喊:“吉时到,各宗族父老,入祠”

    人群自己分离,各家各户的男人们父在前,兄在左,依次而入。许氏也挺起腰杆,稳稳的站在许哲的右手落后半步处,跟着许哲一起进了祠堂。看守祠堂的是个垂垂老矣的坡子,因为已经得到族里的通报,只是瞥了一眼许氏就过去了。

    就这一眼,许氏的后背差点没湿透。要知道别看着这个坡子风吹就倒的样子,真动起手来整个许氏族人还真没几个动得了他的。就是三五年他没事的时候还时不时的去外边猎些野物。都不知道用些什么工具,一头头横行霸道的大东西就乖乖到他手里了。人的影,树的皮,许氏出嫁前赵二虎念叨了好几个绝对不能招惹的人,这个坡子就是其中之一。

    宗祠果然和许哲说的一样,与之稍微有些区别的就是屋前面立了一块高高的石碑,碑体被红红的缎子罩着,看不出样貌,这大概就是阿爷之前讲的‘文士碑’了。

    一行人肃穆的走到祠堂面前,族老带着许哲进了祠堂,祠堂里摆满了一座座的牌位,离得太远许氏看的不是很清楚。不一会里面就传来了抑扬顿挫的声音,带着特色的旋律,庆祝着许氏族人的现在,祝愿着许氏族人的未来。

    其余众人站在碑前肃立,许氏远远的站在最后,大气不敢出一声。站在他旁边的是个肌肉鼓鼓的年轻人,也许看出了她的紧张,偷偷向她挤了挤眼。许是得到了这些许的安慰,许氏好了不少。

    等着许哲上好一炷香,走出屋子,这个祷告算是搞一段落。明显的族人也放松了不少,有些族人也开始偷摸着换脚休息。阿爷领着许哲走到石碑面前,笑容满面的说道:“别的我也不多说了。许蒙牛,许浩元,前面跪下。许氏,你也站前面先,也做个见证。”

    一个就是最后面和许氏挤眼的壮汉,还有一个较之许哲更瘦,更白,更弱。两人闷不吭声的站定在‘文士碑’前,猛地跪下,带着地上飘起的阵阵烟灰。

    阿爷肃穆侧立在两人旁边,拉着许哲站在两人面前,高声喊道:“即日起,尔等二人协助许哲许延年左右。他生,你活;他死,你死”最后一个‘死’字飘出很远,伴随着祠堂外面一声悲呛的哭声,两人猛地对着许哲磕了一个头:

    “诺!”

    结束这一切,阿爷猛地一拉红绸:“祖宗保佑,万事大吉”

    “祖宗保佑,万事大吉”带着飘扬的声响,大大的红绸被拉下,‘文士碑’三个大大的字体被牢牢的刻在石碑最上头,而上面唯一刻着的就是‘许哲字延年’,下面一片空白。看着小小的‘许哲’几个字,再看看石碑下面大片大片的空白,是个人都会知道许氏宗族的野心了。

第5章() 
祭祀结束,许哲前脚进门,后脚二子,哦不,应该称呼他为许浩元了,拎着一个干瘪瘪的包袱,就颠颠的进了家门,美名其曰:跟随左右。

    到晚上,许蒙牛也被许家大伯带着送了过来。一起过来的还有大伯娘和许家长子也就是许哲的堂兄堂嫂一起,带着刚刚会走路的小子们,小小的屋子热热闹闹了半天。

    不过许哲是见不到这个场景了,现在的他早已离了村子,坐在了李明显的书房里。李明显,字慎之,大明朝燕京省润州人,许哲同乡,前面提到的帮助许哲得到县令宝座的贵人就是他了。

    不同于许哲的家无二两金,李明显真正算的上是大明朝的标准士绅阶级。当许哲祖辈在战火中不断求生时,李家则在屯粮卫田;当许哲祖辈由南向北血泪迁徙时,李家则在关键时候站对立场,虽然没有获得官荫,但也算吃喝不愁,万事随心;当许哲祖辈落户润州,为了填饱肚子而埋头苦干时,李家早已延请名师,族中弟子相继读书,预备诗书传家了。

    李家枝繁叶茂,现任家主李时茂育有七子三女。李明显是李家二房长子,无需立宗承家,压力自然小了不少。再加上他小小年纪已是秀才,前途似锦,家中倒也颇为看重。许哲的县令之位与其说是李明显出力,不如说是李家的一项投资。

    不管实际如何,在临走之前,许哲总是要登门拜访一下的。已许哲目前的身份,李时茂也无需刻意招待,随便说了两句话就使人带着往李明显这边来了。李明显早已得到消息,站在书房门口等候了。

    李家虽说不是润州一等一的家族,但是对于许哲来说,依旧是个庞然大物。光是李明显的书房就比许哲家还要宽敞些。一进的大院子,里面坐南朝北的一条屋子全部打通,仅仅用屏风隔着。院子里种着几颗大大的香樟树,看着也有好几十年的树龄了,枝繁叶茂,散发着阵阵清香。屋子两旁起了几个角子,应该是给仆人休息烧水之类用的。

    许哲离着院子老远就看见李明显穿着一身的白色袍子,边边角落还绣着些许花草,手里拿着把扇子装模作样的晃着,笑眯眯的看着许哲走进。

    “不嫌冷啊,装什么骚包。”许哲挥着拳头对着李明显来了那么一下,随即勾肩搭背的进了院子。虽然之前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