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拍翻御史大夫-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璇玑没有化妆,扑了一点轻粉、稍稍描了眉,从妆奁中挑出一环小小的玉戒套在小指上,这才起身。
站在廊下往外看,东方的天才蒙蒙亮,虞璇玑伸了个懒腰,打个大大的呵欠,又重重地叹了口气,春娘忙问“娘子,怎么了?”
“唉,往后只怕天天都得早起哪……希望吏部把我分去做校书郎,至少还能混个两年不必早起……一想到要早起就怀念逍遥的日子呀!”
“娘子……多少人求个出身还求不到呢!娘子就别这么得了便宜又卖乖啦!”春娘笑着说。
“妳说话越来越像寄兰了。”
“这话是道长交代我说的。”
虞璇玑哑然失笑,果然是神机妙算李道长,连她抱怨早起都料得到。她背着手缓步出了后堂,翟叔早已将霜华上好鞍牵到门外,虞璇玑翻身上马,轻轻一抖缰绳,霜华便快走起来,虽然不到她要求的速度,不过也只好罢了,毕竟眼下孕妇最大……
风魄那回乱下种后不久,她就连忙带霜华去东市寻兽医,果然是珠胎暗结,虞璇玑轻声说“霜华呀,妳要是个人,眼下不是在寻药打胎,就是哭闹着要风魄负责了……”
霜华不在乎地往前走,虞璇玑轻轻摸着牠的鬃毛,马到底是比人潇洒得多,想起来,母的动物总是自己抚养幼兽的时候多,那么,为什么女人独力养孩子却常常是一场悲剧?
霜华踢踢踏踏地走近慧娘家门,几个马僮牵马等在门外,透过半开的门里,看到几个小婢正在庭中忙碌地递送食物,想来是要伺候昨夜留宿的官人们去视事,那几个小婢,都喊慧娘作阿母……
霜华已走过慧娘家……也许,在梁国中,只有伎人女子能独力养大孩子,虽然其实与养一棵摇钱树无甚不同,但是,终究是一个女人撑起来的家庭……
霜华走出平康坊门,虞璇玑回头一望,一代又一代,有的冲破坊墙挣得了个孺人细人名分、有的虽出坊墙随即失了颜色而后遭弃、有的选入宫苑从此不见天日……但是更多数不尽的女人在这坊中耗尽了青春年华,到头来,还是只有手上一个有母无父的家……
一声马嘶,霜华猛地往前一奔,虞璇玑卒不及防,险些被颠下来,刚回过神,却见霜华狠狠地往另一匹马的侧腹撞去……
“不可以!”虞璇玑大喊,死命勒住马衔,霜华气得乱蹦乱跳,虞璇玑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她稳下来,定睛一看,却是啡啡叫着似乎在辩解的风魄“炭头?”
“牠叫风魄。”想也知道是谁在纠正,虞璇玑自考制科后的半个月都没见李千里,旬假时,他也没去山亭,他说“还没授官就攻击座师,妳胆子不小。”
“胆子小了,还做不得大夫的学生。”虞璇玑微微一笑。
大夫?不是老师?李千里眼风一动,见她已将手一让,便策马往前走,她自跟在身后几步,似乎不愿并辔而行,也不强求,只说“下个旬假到山亭,妳太老师摆酒贺妳新官上任。”
“谨尊师命。”
师生二人走了一小段路,一阵风从天门街的另一端吹来,将李千里身上衣香送到虞璇玑鼻间,她皱皱鼻子将脸别开,真恼人!
李千里的声音,却随着衣香飘来“听说吏部前日集合,惯例询问想做什么官,妳说想当校书郎?”
“是。”
“为何?”
“这不是惯例吗?”虞璇玑说,却见李千里嗤了一声,也不知在不屑什么“难道老师想让我出任县尉吗?”
“自然不是。”
话只说一半很好玩吗?虞璇玑今日特别地没耐性应付他,见他不说,干脆也懒得问,李千里见她不问,也不多说,师生二人一时无语,只得一前一后来到天门街上。
叽叽喳喳的人声一下子压低了声音,年纪太大、老眼昏花的官员睁大了眼往安上门方向看“什么事?”
“好像是李台主带了跟班来视事?”
“谁祖上那么不积德?给他当跟班。”
“唷?这不是秋霜吗?”太师的声音传来,众人看去,只见太师颤危危地从犊车里下来,讲话前先咳了一长串,虞璇玑不禁担心他会咳出个肺来“还带了个挺俊的小官人,你家亲戚吗?”
“小徒虞璇玑。”李千里回答,因是太师,所以他下得马来“璇玑,见过国老。”
虞璇玑下马,站到李千里旁边,他不动嘴唇地提示“太师。”
“后学越州虞璇玑,拜见太师。”
“咳咳咳……呵……咳咳咳……”太师未语先咳,发出像风箱似的声音“妳就是那尾小鲤鱼来着?”
“小鲤鱼?”虞璇玑问。
“鲤鱼嘛……李千……呃……”老太师看了脸色铁青的李千里一眼,装作痴呆“啊?谁要蒸鲤鱼?”
“李台主,等会见。”见老爸装傻,旁边的中书令干笑两声,火速把一脸痴呆状的老爸带进安上门,低声说“阿爷,你干么说起鲤鱼呀?”
“不是你说的吗?她成了李千里的学生,那叫鲤鱼算了。”
“是这么说没错,但是阿爷干么在他们面前讲?”
“不行吗?趁早让她知道,朝廷百官看她看的不是她,是她那位座师……咳咳……这可是我老人家送她的贺礼哪!”老太师淡淡地说,年老而有些混浊的眸子透出一股森冷的光,随即又咳个不停,活像再咳下去就要往生似的,而身为独子的中书令知道,这臭老头其实康泰着呢……
※※※
太师父子离去后,李虞师生二人对看一眼,一时无语,虞璇玑便一拱手辞了,自进了安上门,转过礼部南院,往吏部报到。
此番登制科的人只有五名,不过这比起往年三千人选三个的比例,已经算高出好几倍了。除虞璇玑外,另外三人则是虞璇玑的同榜进士──白用晦、柳飞卿与萧玉环,最后一个则没见过,按着这十年来的惯例,登制举者,男性外放县尉县丞,女性则内置为校书郎或正字,因此柳白等人在登榜后便准备好了行装,只待今日领了告身前往任所。
五位登制科的举子齐聚于吏部侍郎厅,四名同榜进士由白用晦出头,与那位年约二十的举子互相介绍了一番,才知此人姓崔,名桂苑,是个辛罗蕃贡进士,十一二岁便随其父到梁,汉语说得极好,文章也是做得花团锦簇一般,年纪轻轻便连登蕃贡进士科、制科,即使在梁国也是极少见的天才。
崔桂苑一领青衫,外表看起来与一般梁国人无异,只有偶尔在对谈之间有几个字发音不像梁国人,举止合宜,双方几句寒暄起来就算同年之间相识了。
吏部侍郎从外面进来,身后一名小使捧着托盘、上面五筒卷轴,吏部侍郎身材瘦高,手长脚长,圆领红衫在他身上活似挂在衣架一般,三绺长髯有些稀疏,肤色蜡黄,大概是吏部太过操劳的关系,气色并不太好。
“某等见过侍郎。”制科五人组同声说。
“诸君请坐。”侍郎说,众人坐定后,侍郎稍一平衣角,先拿起最上面的卷轴“太原白君。”
“下官在。”白用晦应了一声,出列跪在侍郎案前,拱手而待。
“君乃恩科状头、制科又为敕头,出身贤良、文采斐然,吏部选司查核报尚书、左右仆射裁定,授畿县蓝田尉。”侍郎并未打开卷轴,却已将白用晦选官的原由报来,想来此事侍郎也必参与其中,他将卷轴往前伸,交与白用晦“畿县尉向来不轻易授为释褐官,畿县虽清贵,然为官不易,望君莫负吏部栽培,好自为之。”
“下官拜领畿县职,定不负侍郎尚书拳拳爱护之心,必好生佐令治县,谢过侍郎。”白用晦看来并不惊讶,十分镇定地说了致谢辞,但是捧着告身的手却微微地发抖,泄漏了他兴奋的心情。
虞璇玑与白用晦坐得近,见他情状,淡淡一笑,畿县尉确是极佳的美职,用作释褐官十分罕见,只有进士与制举都拔得头筹才有机会,一起家就在畿县,可说是个开门见喜,也难怪白用晦心情激动了。
下一个是柳飞卿与崔桂苑,大约是因为柳飞卿为人不甚计较,崔桂苑又是个外国人怕被百姓欺负了,两人分在同一个上县当县尉,算是一个锅配一个盖,同是菜鸟就互相扶持吧!
接着,吏部侍郎又拿起一个卷轴“越州虞君。”
“下官在。”虞璇玑敛容起身,移到侍郎面前。
“君乃今科女榜状头,登得制举,故授秘书省校书郎,望君鹏程万里。”侍郎简短地说,将卷轴递给虞璇玑。
“下官拜领校书郎职,定不负吏部栽培之意。”虞璇玑拱手一拜,领了告身往后退,虽然感觉到了侍郎的冷漠,任官的喜悦仍大过这些外在的形式。
“兰陵萧君。”
“下官在。”
虞璇玑默默听着侍郎对萧玉环的期许,心中暗叹一声,若写成文字,至少也比她多个两三行,怎么只有她才三四句话就没了?一边心想,一边却看见萧玉环退回来,此时,那托盘中还有一个卷轴,却不知是给谁的?
吏部侍郎嫌恶地看了那卷轴一眼,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挑得老高“虞校书。”
“下官在。”
“吏部执掌内外官员诠选,唯宪府人事不由吏部,李大夫已上奏欲将妳辟为僚属,因此陛下降敕,命吏部在妳受校书之职后,再下告身转为监察御史里行。”吏部侍郎只将那托盘往前一推,连拿起来递过去都省了。
在座众人都是一惊,释褐便为台省官的人虽听说过开国时有几个,但是眼下国中也就只有一个李千里是这种出身。虞璇玑听得此信也十分惊讶,她虽早有准备入台,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楞了片刻才想起要说点什么“谢过侍郎……”
“妳今日往秘书省视事,明日再往御史台赴任。”吏部侍郎平板地说,回身对在场人等说“众位也可去官署间寒暄、视事了。”
“某等告退。”众人同声说。
五名制举同年退出侍郎厅,白用晦率先恭喜“虞兄大喜,一释褐便为里行,朝中眼下也就只有座师一位,虞兄高才,又蒙座师牵成,必能青云直上。”
“谢过状头美言,我忝为恩师门生,蒙此殊恩实在惶恐,远不及状头任职畿县来得实至名归,将来还望状头念及同年之谊,多多照拂。”虞璇玑打起精神与他周旋,其余人也说了一番话,这才散去。
“飞卿兄,小八没跟你任职,他的本家兄弟倒成了你同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