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辈子--吴祖光回忆录-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谁也没有卖友求荣。我至今还在感激和珍视我们这一段长达八年之久的难得的友谊。当然,我没有把我的习作全部念给张庚同志听,对朋友还留了一手,我也至今还感到抱歉和内疚。   说这些干什么呢?我是为了引用下面的一首七绝:   啼笑皆非十五年,   风风雨雨奈何天;   张公吃酒李公醉,   君子云何防未然?   要申明一下,诗中“张公”显然不是指的张庚同志。这一句典出于南宋程大昌《演繁露》,是武则天时代的一句民间流传的谶谣,以其生动而形象,按我编剧的本行来说,具有动作性,故移用之。至于“十五年”,则是从1957年算起的,到1972年是整十五年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今天的新式织机已经不用梭了),如今已是建国三十周年,还是从1957年起算的话就该是二十二年了。由于1957年对我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我习惯于总是以它为纪年。这是个人主义的表现,我知其为过而苦于不能改之。   古今中外,常常把人生做两种譬喻,一种说人生如梦,另一种说人生如戏。这两种打比都比得很好。梦是短促的,戏也不是很长的;人之一生同永恒的时间相比也是十分短促的。但是从1949年建国之初活到今天的中年以上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个三十年过得未免实在太快了些。对我说来就是从1957年到1976年这十九年,一事无成头发就白了。更何况玉石俱焚,血肉横飞,多少好同志、好朋友含冤而死,惨不忍闻;到现在我也弄不清是为了什么缘故。从中外历史上也找不到类此的先例。   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在今天活着的人享有一种前人所未有过的幸福。因为前人从未有过、后人也不大可能再有的一种奇特的生活经历,那么巧,让我们赶上了。   由于一种难以理解的政治歇斯底里引起了九亿人口的神经错乱,一个小小的、十分卑鄙下贱的“四人帮”竟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自相残杀和大破坏。破坏是全面的、彻底的、无所不至的。之所以还留下了今天得以收拾残局、重整河山的力量,依我看来,那只是由于我们的祖国人口特多,家底特厚,民心不死以及老一辈和新一辈的真正的革命家还没有被诛尽杀绝之故。而且,多行不义必自毙,也是一条自然的规律。   我从二十岁开始以学写剧本为自己的终身职业,盖全出于个人的爱好。而后来由于种种客观的原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写自己的文章了。特别是1957年和1966年的这两场灾祸使我不得不两度辍笔。我这么说,并无丝毫怨怼之心。在很长的时期中,我和许多人一样,从开荒、种地、收割、修渠、烧砖、盖房、筑路、装车、搬运,以至喂猪、喂鸡、掏粪、拾粪、挑水、和泥……的劳动之中,得到生活的真趣。不以为苦,也可以说是以苦为乐。其中最大的乐趣乃是可以不动脑子,随遇而安。那时候,不动脑子最好;动脑子的话,一切也都得不出答案,徒然惹人生气,而这种气是生不得的。   所以我又写过另一首诗:   日长如线闲犹倦,   事大于天睡便休。   参透装聋装哑法,   也无欢喜也无愁。   说这种气生不得,在这里不妨试举一例:还是就我的职业来说吧,关于编剧的方法,据说是江青这样的败类发明一种叫做“三结合”的高明方式,即所谓:“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这个可怜的作家原来是一个既无思想又无生活的家伙,更可怜的是那个惟一留给他的“技巧”又偏偏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因之是反动的,因之就常常演变成为反革命。所谓群众,实际是个空的,哪一家群众有你所需要的那种生活?又有哪一家群众对你那样的戏感觉兴趣?那时候编出来的许多戏不是都要通过组织或者经过动员才有人去看吗?至于你这个有思想的领导有什么思想?群众的眼睛倒是雪亮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无疾而终,这也是自然的规律。   戏剧之成为一种形式起源甚早,远在公历纪元前,希腊的悲喜剧就是高级艺术了。在我们的祖国可晚得多,但也早在宋代就形成了杂剧的形式。戏剧艺术和其他的艺术相比,从来都是更为人民群众热烈喜爱的艺术;只有在这一段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的日子里,最为观众喜爱的戏剧竟变成了被人厌弃、招人笑骂的东西。观众喜欢看的不让看,观众不喜欢看的非看不可,处处和观众对着干!这算是一种什么离奇古怪的艺术?    当年三神童:吴祖光、丁聪、黄苗子 仅从这一点看来,我深为自己和像我这样十年来被目为“黑帮”或“反动”的什么什么的人们感到庆幸。在那乌云蔽日、浊浪翻天的黑暗年月,我们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却因此得保清白,没有受到那个令人作呕的帮气污染。同时对那些不是出于自觉而是受到强制、不得不奉命写作的作家们的处境理应寄予同情。当然,也有一些自觉的帮派作家,可能属于另一种情况。而现在居然还有把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事写作的人们詈之为“缺德”的手持大棒者,受毒受害竟至如此之深,这才叫惨绝人寰!   如今,噩梦已经醒转,丑剧已经收场。衷心地感激党中央把这个万恶的“四人帮”粉碎得如此彻底,从而使建国三十周年的今天,祖国的天空澄澈如洗,祖国大地百卉争艳,使我们这些编戏的、演戏的得以在从未有过的广阔天地里纵横驰骋。尽管有些劫后余火没有熄灭,砖头瓦块有待清除,但是瞻望前途,一片光明。这种欢欣鼓舞的心情亦属近三十年来所未有,只有全国解放的当年差堪相比吧。   惟一使人惋惜的是年华虚度,浪掷了黄金岁月。但是不应忘记,即使如此,还是付出多么巨大的血和泪的代价才换来今天的团结和安定啊!看看我们今天的文艺战线上,仅仅三年的时间,便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在庆祝三十周年国庆献礼演出的北京舞台上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戏剧艺术的春天已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让我以无比感激的心情,祝贺第四届全国文代会的召开,祝贺我们的共和国结束了那个颠倒黑白、自欺欺人的时代,进入了实事求是,用实践检验真理的科学时代!   1979年9月16日


往事忆旧录欧陆风情(1)

      解题这个题目取得太大了些,这次的旅行只到了法国和意大利,而且也只是这两国的几个城市;但是我希望在未来的年月还能再去欧洲大陆的其他地方。这个题目包罗万象,我可以继续往下写。这是一。    
      其二,自来对“风情”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襟怀、志趣,如《晋书·袁宏传》云:“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二是指男女相爱的风月情怀,如白居易诗:“一篇长恨有      
    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陆放翁诗:“放翁老去风情在,恼得梅花近似人。”皆是也。但我这里写的“风情”不属于上面两种涵义。中国人有一个好传统,叫做“入境问俗”,或曰“随俗”;这里的风,指的是风俗习惯、风光、风格,或是风度;情,则是指人情、感情、事情,以及情况之类。至于男女相爱之情,我们这回远航欧陆,同行者除去一位三十多岁少年老成的同志之外,其余尽是六十到七十岁的人了,而且尽都家有严妻,所以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从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我们在法国的巴黎和尼斯及意大利的罗马、米兰、翡冷翠和威尼斯等地度过了难忘的二十五天,这是一次匆忙、热烈、紧张而又自由的旅行。为啥要提出近三十年来一听就    
      会教人有点害怕的“自由”二字呢?因为我们这六个人的小集体,不像我在离开国境之前预料的有那么多的纪律约束,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相对的自由;这也有些接近于我们的东道主法国朋友的习惯。譬如在出国前就安排好的一些参观和集会项目中,著名的世界艺术宝库的所在:那些宏伟壮丽的宫殿和巍峨庄严的教堂——尤其是罗马的教堂不计其数,尽管它有多少人世罕见的绘画、雕刻等奇珍异宝,都没有唤起我特别亲密的感情。而我尽可以不依照事先安排的参观游览,甚或集会的日程,而是去我自己愿意去的地方……    
      譬如巴黎是著名的世界花都,是花花世界的代表和总汇。她名副其实地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城市,像一个丰姿绝代的美丽仙女一样具有迷人的魅力。历来就不知有多少生花妙笔描绘过她,不仅是西方作家,也包括很多中国作家;塞纳河上的清波画舫,香舍里榭大街的辉煌灯火,大朵的玫瑰花犹如刚刚被水洗过那样鲜艳娇媚;波罗涅森林横贯市区又给这个花团锦簇的城市系上一道葱绿的腰带,不愧是西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对这些城市自然风景的优美和伟大建筑的富丽堂皇,前人写得很多,用不着我再来写什么了。    
      那么我还有什么好写的?离开这些可爱的地方将近半个月了,留在记忆里最深的印象还有些什么呢?那就是人,就是这些男女老少的法国人,法国的中国人、巴黎人、尼斯人,意大利的罗马人、威尼斯人……他们都是有风格、有风度的。    
      一、我爱中国    
      在一万尺以上的高空里飞行了十五个小时以后,从北京到了巴黎。法国朋友和中国大使馆的同志们已经在戴高乐机场等着我们了。在欢迎的朋友们当中,有的是相识的,更多的是不相识的,在不相识的朋友当中,最年轻的是一个法国的男青年。当我们的行李,那七只有相当重量的皮箱从传送带送出之后,他是最忙碌的照管运送行李的一个,一直到结束了长时间的欢迎晚宴,在深夜十二点半——由于北京和巴黎时差六小时,这时已是北京的第二天凌晨六时半了——抵达我们的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